2013年,习近平主席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5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在全球铺展开合作共赢的恢弘画卷。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?未来发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就此,《发展访谈》节目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。
图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。
记者:徐老师,您好!今年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的五周年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,有哪些经验分享呢?
徐洪才:归纳起来我觉得有这么几条,首先就是政府推动,营造了一个合作的良好氛围,特别是国际社会、国际组织,甚至联合国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写到相关文件当中。可见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符合国家共同利益,反映了共同的呼声。所以,政府的高层推动是一个重要的经验。
第二,应该看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中的“五通”,政策沟通、贸易畅通、资金融通、设施联通以及民心相通是从更大的范围调动了社会各方积极性,众人拾柴火焰高。其中,设施联通是基础,因为“一带一路”连接的有很多是欠发达地区,有发展潜力。联合国提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,重点也在这些领域,我们叫南南合作、南北合作。这些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后劲,要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,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好契合了联合国这一议程。
另外,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,交通、海陆空、能源、通信的联通就把全球连成一个统一的市场。这样就可以降低物流成本,商品交易、货币流通、人员往来等都方便了,也就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。生产要素广泛的交换、融合,最终是实现互利共赢,提升发展潜力,提高经济增长动力。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,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,核心问题是资金。所以,中国牵头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,同时还和其他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展开合作,包括跟地方政府合作。政府的资金、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资金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、资本市场的资金、私人的资本以及个人资金都会合理引导到这些领域。因此,在这些短板领域加大资金支持,就加快了互联互通项目落地的进程。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民心相通,“一带一路”地区文化差异比较大。文明不分高下,也没有什么优劣之分。文明互学互鉴体现的是一种开放性、包容性,文化、宗教、习俗、法律、社会、政治等多样化百花齐放,在这里面找到了施展的空间。中国提出“一带一路”与这种文明互鉴是一种对接,是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,以共商共建共享“三共”为指导原则。因此,能够深入人心,调动大家积极性。
最后,从微观上看,就是在推进项目落地方面,管控风险,要考虑项目本身的可持续性。总体来看,项目效果是不错的,但也有一些不尽成功的案例,这样一些教训也值得总结。总之,过去的五年开了一个好头,但是未来任重道远。
记者:您对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未来的发展有何展望?
徐洪才:我觉得未来要注意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。因为,在过去几年有一种声音,认为中国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中国一种地缘政治扩张。其实习近平主席讲得很清楚,中国不推广某种模式发展道路的理论价值观。但是中国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的确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、欠发达国家提供参考,这是一种自愿的行为。所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,要妥善处理,还要做好这方面的宣讲,增进了解互信,这是很重要的。大家都了解“一带一路”是好事,有利于合作,对大家都有好处。但是好事如何办好,能够深入人心这很重要,不要让所谓的一些“中国威胁论”到处传播。对一些负面的声音我们要想办法,通过讲道理、宣传,我相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。让大家都知道“一带一路”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一个合作平台,提供的一个公众产品,大家就倍感珍惜。
未来三年,我国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办好了自己的事就是对国际社会最大的贡献。但是我们不仅满足于这些,还要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贡献。在“一带一路”这个平台上,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三大原则,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,对所有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国家和地区,都一视同仁,平等合作,互利共赢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通过这种深化合作,扩大开放,建立一个开放性、包容性的亚洲经济、世界经济,未来都是值得期待的。
我们要一如既往推动扩大开放、深化改革,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最终我相信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。所以,中国未来在世界上能够立于世界各国的民族之林,为国际社会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,最终是要通过实践,通过行动能够证明。
(监制/终审:郑文华;编审:王振红,王虔;策划:王东海;主持人:张玲瑄;文字:殷晓霞;摄像:王东海;后期:刘梦雅)